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 新闻中心>喜迎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

      

      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,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王爷庙(今乌兰浩特市) 召开,会议决定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,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第一个得以实现,时辖呼伦贝尔、纳文慕仁、兴安、锡林郭勒、察哈尔盟,计32个旗、1个县、3个县级市,面积54万平方公里。自治政府驻王爷庙。1949年11月,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,自治政府迁址张家口。1949年9月19日,以国民党高级将领、绥远省代省长董其武为首的19人率部举行起义,其后,成立绥远省人民政府。1954年3月5日,内蒙古人民政府、绥远省人民政府委员会、绥远军政委员会、绥远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归绥市(呼和浩特市)联合召开扩大会议,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,从3月6日起,绥远省建制和省人民政府同时撤销,原绥远省辖区并入内蒙古自治区,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,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。1955年7月30日,将热河省敖汉、翁牛特、喀拉沁旗和赤峰、宁城、乌丹县划归自治区昭乌达盟。1956年4月3日,将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,增设巴彦淖尔盟,以原自治州和自治旗的行政区域为盟的行政区域。1969年7月5日,将呼伦贝尔盟、哲里木盟、昭乌达盟分别划归黑龙江、吉林和辽宁三省;将阿拉善左旗、阿拉善右旗、额济纳旗分别划归宁夏和甘肃,1979年5月30日又重新划回内蒙古自治区。

呼和浩特市


      呼和浩特,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。1986年,呼和浩特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。呼和浩特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大青山脚下、黄河岸边这片神奇肥沃的土地上敷衍生息,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。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;这里是中原地区汉族文化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点;这里传唱着各族人民互敬互爱、和谐共处的团结颂歌。
    大窑文化遗址、长城遗址、云中古城、昭君墓、万部华严经塔、大召、席力图召、将军衙署、公主府等文物古迹是呼和浩特熠熠闪亮的足迹。
    孤魂滩事件、大青山抗日根据地、“九一九”和平起义是这座城市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战、前仆后继的光荣历史。

内蒙古农牧业经济 


  2015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56.8万公顷,比上年增长2.9%。其中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2.7万公顷,增长1.3%。粮食总产量达2827万吨,比上年增长2.7%;油料产量193.6万吨,增长13.7%;甜菜产量230.1万吨,增长43.7%;蔬菜产量1445.3万吨,下降1.9%;水果(含果用瓜)产量296.7万吨,下降7.9%。

  2015年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13585.7万头(只),比上年增长5.2%;牲畜总增头数7612.4万头(只),总增率达58.9%。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2268.4万头(只)。全年肉类总产量245.7万吨,比上年下降2.6%。其中,猪肉产量达到70.8万吨,下降3.4%;牛肉产量达到52.9万吨,下降3.0%;羊肉产量达到92.6万吨,下降0.8%。牛奶产量803.2万吨,增长1.9%;禽蛋产量56.4万吨,增长5.3%。

  2015年全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3805.1万千瓦,比上年增长4.8%;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1.4%。全年农村牧区用电量72.3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14.5%;化肥施用量(按折纯)237.4万吨,增长6.6%;机耕地面积645.3万公顷,增长2.7%。